从古至今,“美”是个永恒的话题。当走在历史博物馆的玻璃前、翻阅有关美学的书籍时,我常常会在思考一个问题:几千年的原始人类,刚学会直立行走,还在使用着愚钝的石器,连活着成为问题,为什么就会用线穿彩石作装饰、用绘制着漂亮花纹的陶罐来装水呢?
还记得在去年的暑假,我和母亲去嵊泗列岛度假,同行的还有几个年轻人。旅行的最后一天,我们自发决定去海边看日出。凌晨四点左右,我们就乘车去山上看日出,惟独不见那几个年轻人。后来才知道,他们觉得为了看个日出,得苦等几小时,还要这么早起,实在没有意义,于是就选择在旅店里闷头大睡。我为他们所错过那样美的景象感到可惜,却又觉得,即便他们没有错过那次时,也仍然无法理解日出之美吧。
母亲和外婆都喜欢待弄花草。无论家中的阳台多小,母亲都会在阳台上摆上一盆又一盆的植物,桌上也得摆一瓶插好的鲜花。外婆曾有一个大园子,她会在园中种些蔬菜、果树和花树。园中小径的缝隙里长出了一片绿盈盈的青苦,石墙下摆满了一盆盆花草,虽无什么奇花异草,但外婆也会料理得十分用心。但后来,园子被拆毁,园中的田被水泥填成了路,那些曾陪伴我的桂花树、栀子花树、橘子树都被一一砍去,青苔也被铲除得干干净净。留下的只有那些盆栽。可如今,舅舅结婚生子,我的弟弟出生了,外婆也就无心再去打理这些花花草草了。有的花都乱糟糟、病怏怏的,毫无“美”可言了。如果是在以前,我还能为母亲或外婆给花浇水,现在却连自己喝水的时间都不多,更别说去给花草浇水了。
人越大就越忙,生活一忙,就是对美开始忽视的时候。
相比之下,古人的生活就比我们更“美”。比如《湖心亭看雪》中的张岱“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”“余拏一小舟,拥毳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”张岱一人在湖中赏雪,天地茫茫一片,整个世界都是纯净洁白的,那该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呀!还有苏轼,即使被贬黄州这偏僻之地,也不忘美食,他发明了“东坡肉”“东坡羹”,还为“东坡肉”作了一首《猪肉颂》。由此可见,古代文人哪怕生活再穷苦,境遇再窘迫,也从来没有忘记生活中的美。
其实,生活中的美就是除了人体新陈代谢、生老病死以外,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品味的追求。生活美学其实无处不在,有一句古话是“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”,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爱“美”之人,懂“美”之人,并且也是一个记录“美”之人。
正如美学大师蒋勋所说:“如果失去对生活美学的尊重,人活得再富有,也会对所拥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。”
只有将生活过得有美感,才不枉在这人间走一遭。
本文地址:爱“美”之人https://yiduifu.com//chuzhongzuowen/zhongkao/449.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!